抢抓机遇 深化改革
全面开启苏州科技大学奋进新征程
——在苏州科技大学第四届第二次
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校长 陈永平
2019年5月31日
各位代表:
大家好!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1.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先后召开党委常委会和学习传达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本科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并完成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研讨活动,全校教职员工通过深入学习讨论,更加坚定地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求,牢固确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潜心教书育人。
2.专业建设大力推进。学校出台了《苏州科技大学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对专业建设内容、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规范、专业评估标准、专业建设的组织管理等予以明确。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完成了两个新增本科专业的设置论证;专业认证工作有新突破,环境工程专业成为我校首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的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在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复评中获评“优秀”。
3.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学校共获10个省级教改教研项目,6个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7人次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及相关工作全面完成,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环节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培养要求进一步提高。出台了《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构建和完善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学生学科竞赛参赛项目数量和高等级竞赛获奖数量明显增加,获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奖项531个。继续教育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共录取成教本科考生6038人,同比增长63%,创历史新高。
二、强化内涵建设,凝聚发展合力,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1.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学校全年引进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在内教师近百人。获批包括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双创人才”、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等人才工程30余人次。师资国际化培养持续推进,全年共有23名教师获批国家、省级、中外合作办学等境外研修与访学项目和资助,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近20%。出台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继续完善人事人才的管理机制与政策体系。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对广大教师开展师德师风的再教育。
2.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学校全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7项,获批纵向项目314项,科技经费突破2.8亿元。获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发表论文1388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735篇,同比去年增幅达32.91%,实现了我校以通讯单位在Science子刊、第一作者并署名我校在Nature子刊上发表论文的历史性突破。“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获批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3.学科建设取得新成绩。学校获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4篇论文获评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开展了专项调研,了解分析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排查在下一轮申博工作方面存在的弱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
4.文化建设呈现新面貌。学校注重聚合媒体资源和新闻源流,提升向心力和美誉度,2018年,《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重要主流媒体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成果进行专题或综合报道120余篇次。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获一等奖,为江苏省队历届最好成绩。学校加大对具有重大学术资料价值的文献投入,初步建成全校文献资源共享、布局合理的多层次文献资源架构。《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次获评全国高校学报编辑质量优秀奖。
三、强化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学校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
1.学生出国交流日趋频繁。学校首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并成功选派两名学生。学生出国留学总数稳中有升,达到340人。新增三个月以上课程项目7项,与去年同比增长50%,参加三个月以上课程项目人数同比增长15%。校际友好院校增加至71所,共接受友好院校来访15批次,87人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101名应届毕业生中有41人获得我校和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的双学士学位,有44人考取研究生,其中23人被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录取。
2.留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保质保量完成商务部下达的援外培训任务,2018年共举办10期援外短期培训班,项目涉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水处理、循环经济以及物流优化等领域。学校2018年共接受各类留学生395名。
3.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升。学校负责的《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起草工作已经完成并正式实施;苏州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完成的《苏州乡村振兴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受到了各方一致好评;苏州智慧城市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防护技术研究院相继挂牌成立。相关智库和基地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学校通过新的政产学研合作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名城名校建设和苏州经济社会发展。
四、加快基本建设,深化机构体制改革,美丽和谐校园建设进展顺利
1.美丽校园建设步伐加快。一年多来,石湖校区东区学生宿舍、北大门按时投入使用,新校区环道即将全线贯通;教工之家、江枫校区学生浴室等老建筑修缮改造,以及部分建筑楼宇消防设施维修改造、江枫校区河道清淤等工程顺利完成。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2.现代大学制度日趋完善。遵循学校《章程》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制度性文件百余份,健全、规范、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正在形成;深入贯彻落实“科技改革30条”精神,制定、修订相关文件20余份,为科学、规范、高效管理提供了政策引领和制度保障。制定了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了首届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机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学校按照“机构综合、职责明晰、人员精干、重心下移”的工作原则,完成了机构改革、编制核定、教学单位优化调整、管理岗位人员选聘等工作,学校党政管理机构由原来的24个减少为18个,管理编制由282个减少为237个。
4.师生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学校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工作,重视校内师生员工个人诉求机制的建立与畅通,健全校务公开工作机制,完善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代表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作用,顺利召开四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进一步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学校民主管理和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发展,成功召开学校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不断健全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取得实效。
回顾2018年的工作,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面对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激烈竞争,全校上下还存在着危机意识不强、改革决心不够坚定的现象;
二是学科建设进展还不够快,重点建设学科特别是拟申报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相关指标进步幅度还不够大;
三是高端领军人才、优秀拔尖人才数量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学科梯队和创新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四是科学研究方面的标志性成果亟待突破,横向项目数量和到账经费增长幅度缓慢,纵向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比例不够合理;
五是学校事业快速发展与办学经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人员经费占比过大,开源节流的意识和能力还需提高。
这些问题和困难,要求我们全校上下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改革意识,不断深化改革,协同攻坚,破解难题。
第二部分 2019年主要工作
一、面临的形势
学校正处于机遇叠加、大有可为的时代,要抢抓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为学校发展拓展了新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制造强国、人工智能、“互联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江苏“六个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举措的相继实施,更加渴求高素质人才,更加渴求高水平成果。这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舞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学校带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有益的国际借鉴和更丰富的国际资源。随着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推进,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等重大政策的出台,为学校加快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学校正处于竞争激烈、挑战不断的时代,要勇于应对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是高等教育的竞争性发展日益激烈。新形势下,优势突出、机制灵活的高校越来越容易获得优质资源,强者愈强的格局更加突出。各高校都铆足劲、出重招,瞄准高端人才、高水平团队、重大平台,精准发力,形成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省内外同层次高校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学校各项可比指标承受较大压力。这些对学校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高校发展的高质量诉求日益突出。当前,质量提升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这要求高校从注重规模向更加关注结构优化转变,从注重宏观发展向更加关注特色品牌转变,从注重事业发展向更加关注学生成长转变。高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实验实训、师资队伍等进行全方位建设和优化,办出自身特色和优势,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这对学校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协调发展、高水平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各位代表,同志们,教育部、省教育厅在年初下发的2019年工作要点里反复强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苏州科技大学作为立足苏州的省属高校,一定要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指示,对标江苏省“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以扎根服务区域和地方发展为己任,时刻紧跟时代步伐,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深化改革强动力,全面开启学校事业奋进新征程。
学校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第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增定力、添动力、激活力、聚合力、强实力,走特色之路、创新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
1.增定力:要增强对发展目标的定力,对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在认识上要更加清醒,在行动上要更加坚决,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要增强对发展路径的定力,坚持既定战略举措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
2.添动力:要牢固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四个回归”,更加坚定地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潜心合力育人;要牢固树立人才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理念,加快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团队建设,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育好青年人才,有效增强各类人才队伍的发展动力。
3.激活力: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破除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绩效分配、二级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盘活校内资源,集聚社会资源,激发办学活力。
4.聚合力:要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协同文化培育,打破条块分割壁垒。要加强学术权力与民主权力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内部治理机制。要发挥广大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增强师生员工主人翁意识,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师生幸福指数,最大限度凝聚学校事业发展合力。
5.强实力:要聚焦申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科建设,加快高水平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显示度,聚力补齐短板、打造特色、争创优势,全面提升办学核心指标。
三、2019年的重点工作
学校2019年的工作任务,在年初的时候已经以党政工作要点的形式公布,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在这里,我围绕上述思路,强调一下今年需要着力解决的几项重点工作: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切实把精神内涵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建立健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三大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2.以“申博”工作为引领,着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申博”是摆在我们眼前的头等任务、“一号工程”,也是广大师生殷殷期盼实现的目标,更是实现建成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此轮“申博”对于我们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对照“申博”的基本条件,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有相对优势,我校学科特色鲜明、交叉互补,不仅契合区域经济发展,而且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匹配。所以,我们应当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上下同心、万众一心,排除万难,奋勇前进,倾全校之力,扎实做好“申博”工作,并以“申博”工作为引领,积极推进ESI全球前1%学科培育创建工作,带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3.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要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素质教育,突出个性发展,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的契机,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切实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深化研究生综合教育改革,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科研生力军作用,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狠抓师德教风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的师德素质和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优良教风。狠抓学风建设,严格考试纪律,强化课堂规范,持续改善学习风气。
4.以立地顶天为目标,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我们要持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潜能,汇聚创新合力,强化考核激励,让一切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有机会、有舞台、有干劲。要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研究前沿为牵引,立足学科优势,加强协同,全力做好省部级以上项目申报工作,特别是国家基金和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组织申报。要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培育重大标志性成果,力争在高级别奖项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做好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平台的培育申报创建工作,打造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科研团队和专业化高端智库。要实施创新驱动,积极融入各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在服务国家和苏州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争取更大支持,促进学校发展。
5.以深化“外引内培”为重点,积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我们要大力实施“高端人才全球招聘计划”,以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在相关学科领域中具有国际水准和引领作用的杰出学者、学术大师及高端领军人才,构筑人才高地。要深入实施“高端人才培育计划”,大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培育能力,以省级人才培养工程为牵引,扎实做好“优青培育工程”,增强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厚度,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发展平台,培育可拔尖脱颖的高层次人才。
6.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合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推进绩效分配制度改革,是提升师生员工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大举措,更是提升学校整体效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举措。目前,绩效分配的修订方案,已经过充分酝酿,这次会议期间也将提交各位代表讨论。我们将以此次绩效分配制度改革为契机,尽快启动相关配套制度和政策的修订完善工作,充分发挥正向激励与导向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爱校热情和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校区规划和功能布局,加快完成校区建设,加大江枫校区、石湖老校区改造力度,建设美丽校园。要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开展环境整治,加强校园秩序管理,营造安全和谐的育人氛围。
各位代表、同志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一流的高等教育,是所有苏科大人共同的梦想和责任。建设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这一代苏科大人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汇聚全校师生合力,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抢抓新机遇、直面新挑战,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奋力开启苏州科技大学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