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民主管理

校务公开

在奋进新征程上 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苏州科技大学第四届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   时间:2022-04-28 09:17:26  浏览:

在奋进新征程上 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

——苏州科技大学第四届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校长 姜朋明

20224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四届四次教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四届四次教代会以来,全校师生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教育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体师生,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向着建成“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一年来,我们贯彻党委决策部署更加有力。学校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来抓,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强化思想建设,紧扣建党100周年重大主线,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强化组织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励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一年来,我们用提升治理效能来激发办学活力。学校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执行机制;进一步理清行政治理与学术治理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功能,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学院办大学”管理重心下移;加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切实保障重点支出,持续缩减三公经费,完成校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持续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四届四次教代会提案全部办结,代表满意率100%

一年来,我们用强化内涵建设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为党为国育人育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校不断强化龙头地位彰显学科特色,以“申博”为重中之重工作任务,以培育新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新兴交叉学科为主要抓手,不断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和结构优化,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确立“有重点保护、有计划培养、有选择引进”的人才工作方针,全力打造适应学校办学特色与发展目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坚持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地方、行业需求,立足学校特色和学科专长,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推进构建高质量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体系。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喜逢建党一百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意义非凡。学校认真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顶层设计,不断强化统筹引领,较好完成了学校四届四次教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一流本科建设加快推进学校14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复评),BGA国际商科认证工作启动并取得实质性进展。22门课程获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专业获批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专业,2门课程获批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2门课程获评2021年“信仰公开课”省级示范课,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成果荣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2部教材获批省优秀培育教材、省重点教材、住建部住建领域学科专业“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获省教学成果奖6项。获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0项,创最好水平;获省高等教育教改课题7项,其中重中之重课题、重点课题2项;获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立项建设项目1项。本学期以来,疫情突发和反复,但本科教学整体运行良好,线上教学质量有质的提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进行了针对部署,做到“形态可变,质量不变”。

(二)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获各类学科竞赛省部级以上奖项1575项。其中,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专项赛特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111铜;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年会连续三年入选论文(江苏省属高校仅入选4篇);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1项。学校本科招生规模增幅达19.18%,其中省内增幅24.99%;贵州、山西2省整体进入本一批次招生。毕业生年终去向落实率94.10%,初次落实率为学校近10年来最高,年终落实率为学校近3年来最高水平。获评第二批“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基地”、江苏省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训基地。1名辅导员荣获第十一届“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学校荣获省研究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A等第,位列全省硕士培养高校第一名。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3篇研究生教学案例入选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2家工作站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称号。学校连续第12年评为省“研究生优秀招生单位”。

(三)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化学学科(Chemistry)首次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实现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截至20223月,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学科潜力值分别升至88%66%。学校6个学科入选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上榜学科,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新增获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至此,我校已拥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科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 6个学科获批“十四五”省重点学科,实现省、校级重点学科有效支撑,学科建设体系不断健全。坚持系统谋划,科学遴选重点“申博”培育学科,确定任务清单及牵头单位,“申博”攻坚工作正在稳步实施。

(四)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新引进包括国家杰青、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吴玉章奖获得者等领军人才在内的高层次人才178名。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等重要指标都有了明显优化。新增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新增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省“双创人才”、省“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71人,省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各1个,省“十四五”首批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1项,姑苏宣传文化特聘人才1人,获批苏州市外籍院士工作站1个。

(五)科学研究工作水平稳步提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1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实现国家重大重点项目5年不断线。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6项。科研经费3.9亿元,其中横向项目新增立项829项,到账经费同比增长39%;获授权专利194件,其中发明专利140件,同比增长50%。获批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5项;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项;城市发展智库研究成果获“江苏发展研究奖”一等奖;“第二届城市创新生态论坛(苏州)”发布的《“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广受关注。1人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榜单,3人入选爱斯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六)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学校与姑苏实验室共建按需零碳供能研究中心迈入实体运行;“长三角人居环境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正式揭牌;“苏州科大中智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获批立项建设;“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智慧生态创新产业技术研究所”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发展智库9篇报告获省市领导批示;苏州乡村振兴研究院编写的《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2.0版》由苏州市政府和中国农科院共同发布;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起草的《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学校获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学校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苏宿园区、江苏低碳院以及苏州市级机关部门、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培训新领域。学历教育在籍生达13000余人,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合同金额787.32万元,同比增长11.68%

(七)平安和谐美丽校园建设成果师生共享。石湖校区南区学生宿舍、东区风雨操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金螳螂土木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完成项目施工;土木学院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室等项目开工建设;学术交流中心社会化运营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线上教学、网络信息化、智慧校园等建设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学校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紧抓校园疫情防控不放松,持续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切实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组织有秩序、运行有流程、动态有追踪、信息有统计、联动有协同。实施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学校荣获苏州市“文明校园”称号、“苏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发展中心获评苏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基地”和全省第二批“红石榴家园”。全年累计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553篇。


同志们,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十分不易、成之惟艰。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离不开校党委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充满了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过去的一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尤其是在苏州市疫情发生后,学校上下高度重视,坚决贯彻和全面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坚持师生安全至上、生命至上,从严从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同时多措并举确保学校各项教学、科研工作平稳有序,力争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我们相信,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坚持到底才能胜利,坚持到底一定胜利!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比如高端领军人才、优秀拔尖人才数量仍然不足;学校事业快速发展与办学经费渠道来源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干事创业勇气还不足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花大力气去解决。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各位代表、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必须按照国之大者的战略部署,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走出适合自己的教育发展新路。从国家层面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从地方层面看,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的新目标新任务,这是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全省教育系统的奋进方向和工作导向。江苏是高教大省,无论是传统高校,还是新引进高校,都在努力争先进位、比学赶超、跨越发展。水涨船高,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要想实现更高目标,难度在加大。开打人才抢夺战、优秀生源战等已成为常态。

以作为求地位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苏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苏州科技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自我加压、自我鼓劲,只有在核心竞争力上不遗余力,在关键发力点上倾尽全力,学校才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俗语说“不看天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不了几颗粮食”。我们的发展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对行业和区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政策层面有哪些谋划、高水平院校和兄弟院校在干什么,我们要心中有数。只有服务好国家需要,把握住社会需求,对标好目标任务,学校发展才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从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来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充分的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大力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抓住“申博”这个关键点,由点的突破,牵引和带动整体实力的跃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一定保持战略定力,不能再错过这个历史窗口期和机遇期。

三、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学校召开第四次党代会和“申博”工作全力冲刺的奋进之年。开学初,学校召开了三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作,发展的热度升温了,拼搏的干劲起来了,决不能因为疫情影响冷一度、降一分。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接下来,我们要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按照年初确定的总体思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振奋精神、尽心竭力、攻坚克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一号工程”。全力以赴做好“申博冲刺年”工作,各单位要准确梳理学校发展现状,对标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基本条件,进一步做好相关任务指标的落实、推进工作,提升核心指标竞争力,全力争取广大师生满意的结果。其中任务牵头单位要切实扛起责任,打通堵点、接通断点,奋力跑出加速度。同时,我们要一体推进学科建设,做好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的后续分析总结,研判下一阶段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做好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的验收工作,全力做好省优势学科第四期项目的推荐工作。跟踪和分析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四个ESI学科的被引次数和潜力值

(二)聚力“两张时间表”。一是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时间表。要不断提升规划执行能力,坚持目标导向管理,强化年度任务和整体规划有效衔接,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和责任状,定期跟踪调度。各单位的“十四五”规划要再梳理,确保整体架构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内在关联更加科学。要坚持目标不变、指标不减、要求不降,既定目标该什么时间完成就什么时间完成二是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时间表。下半年学校要召开第四次党代会,这是今年我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校上下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召开党代会为契机,系统总结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凝聚思想共识,科学谋划发展新图景。要以筹备召开党代会为契机,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各方面。

(三)持续建强“三支队伍”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团结凝聚人才,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心怀“国之大者”,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要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实施推进“钟秀学者”计划,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升级优化“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促进高端人才的精准高效培育和青年教师的快速全面成长,实现人才队伍质态“体型更美、体质更好、体能更强”。二是干部队伍建设。当前,学校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攻坚时期,我们距离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已经无限接近,全校上下干劲十足。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具有一往无前奋斗精神、具有充沛坚韧顽强意志的干部队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不但平常时候看得出,更在关键时刻站得出,紧要关头豁得出的干部队伍!要切实组织开展好新提任干部培训和干部专题培训,加档提升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增强管理实务能力和重大任务的攻坚能力。拉升标杆,提振干部锐意进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三是保障队伍建设。学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专业、精干、高效的保障队伍。要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优化人员配置,完善考核晋级机制。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 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加强“勤、快、严、实”的作风建设,更好的为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四)全力推进“四个提升”一是继续提升一流本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数要达到18个以上,国家级课程总数要达到4门以上,新增省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完成4个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和师范认证,推进专业的高质量建设。提升思政课质量,深化“沉浸式”思政大课堂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和课程。二是继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范大类协同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深化双创人才培养,推进长三角区块链产业学院获省立项资助。加强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改革,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强化教学成果奖的培育与申报,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加强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实现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量的新突破。推进和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实践培养基地建设。努力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快提高毕业生考博升学率。推进创新创业产业学院和校内外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建设。做好2022年“挑战杯”参赛工作,力争至少获互联网+主赛道国赛金奖1项。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想引领、学风建设、资助帮扶、心理疏导,千方百计稳就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学生的影响。三是继续提升科研创新服务能力。要加大项目申报工作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实现项目数量和经费显著增长。加大两大基金项目组织力度,省优青项目实现突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要与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和骨干企业主动对接,提升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重大标志性成果,着力突破“卡脖子”环节。提升PCT 专利的申请和受理数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完成“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验收工作,推进“智慧生态创新产业技术研究所”实体运行工作,加强“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达到省部共建基本条件。加强各学术支撑平台建设,实施“一院一区”“一院一产业”“一院一部门”,深度对接区域产业,提升校地合作研究机构服务地方能力。四是继续提升开放办学水平坚持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以“在地国际化”理念为指导,拓展“国际化+”工作思路,激发教育对外开放动力和活力。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学生规模达到720人。创新驱动高水平师生对外交流合作发展,境外学习经历(包括线上)的学生比例达到1.2%。推动继续教育发展,做好面向艰苦行业,以及校企合作改革项目的招生工作。培育申报新的校外教学点,新建现场教学基地3个。拓展非学历教育,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品牌项目,实现社会培训合同金额20%增长。稳步推进天平学院转设期工作。完善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运行机制,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五)协同筑牢“五个保障”一是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实施新修订的《苏州科技大学章程》,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积极破除“五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紧紧围绕省高校综合考核要求,继续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牢固树立“学院办大学”理念,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激发学院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促进规范化管理和加强风险防控,保障学校良性运转。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合理化解债务风险。进一步推进校属企业规范化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分析测试中心功能发挥,进一步做好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实验室运行支撑保障体系。加快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等信息化建设,确保实验室安全。加快推进学术交流中心社会化运营工作。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管理。融合“三重一大”政策跟踪审计,实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和智慧校园建设,保障教育环境生态更加宜业宜居。加力推进土木学院地震模拟振动台实验室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项目消防验收。完成石湖校区南区学生食堂方案设计。一体推进2022年基建与重大维修项目。完善融合门户平台功能,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上水平。持续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师生幸福指数。四是深化巩固校园安全专项整顿成效,保障平安校园底板更加稳固。持续推进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动消防控制室联网控制改造,完善学校安全体系。突出隐患排查整改,聚焦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源头管控和系统治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设绿色校园。五是精准实施疫情常态化防控,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责任,坚决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铜墙铁壁”,坚决守住不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的底线,始终紧绷疫情防控之弦不放松,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双胜利”。

各位代表、同志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任重千钧,惟有担当。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奋进新征程上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